成都要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昨日,成都市建委召开了一场特别的建设推进会,商议筹建一座地标级别的音乐厅,初步命名为“成都城市音乐厅”,并给涉及这项工作的相关责任单位布置了工作任务。
瞳孔放大,表情呆滞,身体因长年吃药而虚胖,瘫坐在椅子上,说几句话就会流口水……当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胡冰霜第一次见到小陈时,马上就明白了眼前这个女病人的精神分裂症有多严重。7年过去,小陈病情大为好转。更重要的是,这个曾数次吃老鼠药自杀的姑娘,“找到了活着的价值”。这得益于胡冰霜对小陈进行的“艺术治疗”。
加强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是提高创作生产质量、多出精品力作的重要途径。当前,文艺产品的供给、文化消费的层次、创作生产的态度、文艺批评的生态、文艺宣传的偏好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
记者尕玛多吉今天从西藏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西藏自今年起再次提高教育补助标准,提标后每生每学年补助标准分别达到二类区2600元、三类区2700元、四类区或边境县2800元。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拟从2014年起,提高艺术类招生文化课的控制分数线。其中,美术类本科专业学生的文化课控制分数线,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文理科学生文化成绩的70%;音乐专业学生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文理科考生文化成绩的65%。
“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更需要加快发展。”1月26日,市政协委员周利提交了一份《关于在大中小学建立戏曲理论教育基地的建议》。
教育是强省富民的根基和先导,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行了新的谋划,特别是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
日前,本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神州行”采访组走进雪域高原,无论是在繁华的城镇,还是偏远的农牧区,所到之处都能看到蓝天下高扬的国旗,听到校园里孩子们的欢笑,感受到一个生机勃勃的西藏、一个发展中的西藏、一个充满希望的西藏。
近年来,重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力度不断加大,改革创新之举不断涌现,交出了一份令全国瞩目的靓丽成绩单——教育总体水平领跑西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成绩名列西部前茅,率先在西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居西部前列。教育有效支撑重庆发展,发挥了助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作用。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