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拉斯不是梅纽因、哈西德、内弗那样让世人为之惊叹的天才少年,可当他作为一位职业小提琴家来到舞台上,所表现的艺术的深度与完美性,带给人的震动却不在任何同龄人之下。
这版《三重协奏曲》的演绎秉承室内乐精神最深之处,除了默契,也在于三位独奏家彼此的激发。它既有录音室制作的精美性,有时又让听者怀疑自己是否在聆听一次高度投入的现场。
2020年9月初,郎朗在DG旗下的专辑巴赫《哥德堡变奏曲》首发。唱片让大半年未见到郎朗动静的西方英语舆论群情激动,大报小报昂首期盼一拥而上,媒体界不禁掀起一股久违的“郎朗热”,其中不乏对唱片艺术本身的推敲,也有对弦外之音的揣摩。
美籍犹太女高音彼得斯(Roberta Peters)是20世纪中期最具代表性的小号花腔女高音之一。
2018年,西蒙•拉特执棒的又一版《大地之歌》实况录音问世,从中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位63岁的“马勒专家”对于这部核心交响文献有着怎样的新解,以及他与柏林爱乐之外的另一支德国交响劲旅——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在同时期的许多舞台戏剧作品中,《战争与和平》中对交响性雄心勃勃的强调,无疑是留给人最深印象的东西,乐队在先锋与传统边界徘徊,强度之高不逊于作曲家之前的任何一首交响曲。
听索尔蒂的录音多年,我不断理解他的独特视角,并非像很多人所说的那般空洞无物,而的确有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整体观念来支撑。
格鲁贝洛娃有一大套自选集,由瑞士品牌Nightingale发行,其中有一张《柔板——天地之间》(Adagio:Between Heaven and Earth),体现出这位歌唱家在超绝技巧之外的另一面。